簡介
唐代開創(chuàng)論泉的先河到了唐代,飲茶之風大盛,品茶論泉,茶香泉味才開始整合。
陸羽是“茶圣”,也是名副其實的“泉圣”。
唐·陸羽《茶經(jīng)·五之煮》云:……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。
其山水,揀乳泉,石池漫流者上;其瀑涌湍瀨,勿食之,久食令人有頸疾。
又多別流于山谷者,澄浸不泄,自火天至霜郊(降)以前,或潛龍蓄毒于其間。
飲者可決之,以流其惡,使新泉涓涓然,酌之。
其江水,取去人遠者。
井水取汲多者。
茶經(jīng)中煮茶用水的論述,精辟簡要,開創(chuàng)了古人論泉的先河。
唐·張又新《水經(jīng)》,托陸羽和劉伯芻之名,次第水品,導泉水文化之源。
《水經(jīng)》把茶圣推上了“泉神”的寶座。
唐·張又新《煎茶水記(即水經(jīng))》云:故刑部侍郎劉公,諱伯芻,于又新丈人行也。
為學精博,頗有風鑒稱,較水之與茶宜者凡七等:揚子江南零水第一。
無錫惠山寺石泉水第二。
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三。
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。
揚州大明寺水第五。
吳松江水第六。
淮水最下第七。
斯七水。
余嘗俱瓶于舟中親挹而比之,誠如其說也。
客有熟于兩浙者,言搜訪未盡,余嘗志之。
及刺永嘉,過桐廬江,至嚴子瀨,溪色至清,水味至冷,家人輩以陳黑壞茶潑之,皆至芳香。
又以煎佳茶,不可名其鮮馥也。
又愈于揚子南零。
相關圖書
Books
百科熱詞
Wor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