鳥類的骨骼系統(tǒng)具有輕而堅固的特點,大部分骨骼中充滿空氣,并大都愈合在一起,十分堅固。它們的骨骼可分為頭骨、脊椎骨、胸骨和四肢骨等幾個主要部分(圖9,圖10)。
頭骨薄而輕,主要由腦蓋骨、面骨和額骨組成,具有蜂窩式的多孔組織,頭部骨骼大部分愈合在一起,成為一個整體,枕部只有兩個枕髁與頸椎相連,故頭部轉(zhuǎn)動靈活。上、下頜骨前伸形成喙,顱腔膨大,頭骨頂部成圓形,眼眶膨大。
圖9 鳥的骨骼
圖10 鳥骨內(nèi)部的構(gòu)造是一組輕而堅固的構(gòu)架
脊椎由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、薦椎和尾椎五部分組成。頸椎通常13~16枚,椎骨之間的關(guān)節(jié)面呈馬鞍形,這種特殊的關(guān)節(jié)使椎骨間的運動十分靈活。胸椎6枚與肋骨和胸骨相連接,構(gòu)成胸廓,胸骨后緣在龍骨的兩側(cè)各具兩個很深的缺刻。最后一枚胸椎、腰椎、薦椎及一部分尾椎愈合成薦骨,并與寬大的骨盤(髂骨、坐骨和恥骨)相愈合,形成鳥類在地面行走時支撐體重的堅實支架,尾骨退化,最后的幾枚尾椎愈合成尾綜骨以支撐扇形的尾羽。
鳥類的胸骨特別發(fā)達,中線處具有高聳的龍骨突起,是強大胸肌附著的地方,并起著保護內(nèi)臟器官的作用,兩邊的肋骨上有鉤狀突起彼此相連。
肩帶由肩胛骨、烏喙骨和鎖骨組成,左右鎖骨在腹中線處愈合成V形,稱為叉骨,翼骨由肱骨、尺骨、橈骨、腕骨、掌骨、指骨等組成,前肢特化為翼,其中腕骨、掌骨部分愈合,部分指骨退化消失。飛羽著生在尺骨上稱為次級飛羽,著生在腕骨、掌骨和指骨上的稱為初級飛羽。
腰帶由髂骨、坐骨及恥骨愈合成薄而完整的骨架,并與愈合薦骨相愈合,給后肢以強有力的支持,左右坐骨、恥骨一起向側(cè)后方伸展,形成開放式骨盤,雄鳥恥骨短而緊,雌鳥稍長而寬,這樣有利于產(chǎn)硬殼卵。后肢強健,股骨與腰帶形成關(guān)節(jié),腓骨退化成刺狀,脛骨與一部分跗骨合成一塊脛跗骨,跗骨與一部分跖骨合成一塊跗跖骨,趾骨四塊,三趾向前,一趾向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