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,天堂а√在线最新版中文下载,香港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

湖北省鄂北片小麥生產(chǎn)技術要點是什么?

來源:中國農業(yè)出版社>小麥高產(chǎn)創(chuàng)建示范技術問答

問題回答

來源:中國農業(yè)出版社>小麥高產(chǎn)創(chuàng)建示范技術問答

(1)品種選擇

為引導農民選用小麥良種,湖北省農業(yè)廳和有關種子管理部門發(fā)布了“湖北省秋播作物優(yōu)良品種公告”,各地農民可根據(jù)公告的品種目錄,因地制宜地選擇優(yōu)質專用小麥品種。適宜鄂北片種植的小麥品種有鄭麥9023、襄麥25、鄂麥23和鄂麥18,以鄭麥9023為主。

在鄂北部分地區(qū)生產(chǎn)上存在著品種多亂雜的問題,個別種子經(jīng)銷商和少數(shù)農民盲目從河南、山西和四川等省引種未經(jīng)湖北省種子管理部門審(認)定的小麥品種,造成減產(chǎn),應引起有關部門重視。

(2)機械整地,提高整地質量

該區(qū)小麥前茬作物種類較多,對早茬(如大豆、芝麻等)旱地要在前茬收獲后及早整地蓄墑,該區(qū)稻茬麥比例也較大,前茬水稻收獲后,應及時用機械耕翻炕地,改大炕為小炕,為適期播種,提高播種質量,確保一播全苗,打好基礎。

(3)配方施肥,提倡施用農家肥

實行測土配方施肥,確定肥料有效成分的總量和種類。一般情況下,總施肥量氮、磷、鉀肥有效含量分別為每畝12千克左右、7~8千克和7~8千克。對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,應補施微肥。

氮肥可適當后移,底肥和追肥的比例可調整為7∶3(崗地)或6∶4(水田)。一般播種前每畝施40~50千克復合肥(N、P、K總有效含量為45%)作底肥,同時施用5千克尿素作種肥;2月底至3月初看苗追施5~7.5千克尿素作拔節(jié)肥,抽穗期前后看苗追施3~5千克尿素作穗肥,后期結合防治病蟲害進行1~2次葉面噴肥。

提倡施用有機肥。在有條件地區(qū),播種前每畝可施2000~3000千克有機肥,改善土壤結構,培肥地力。

(4)適期播種,適墑?chuàng)尣?,確保一播全苗

由于近年來冬前氣溫偏高,小麥易出現(xiàn)年前拔節(jié),因此現(xiàn)在的播種期要比過去的播種期適當推遲。鄭麥9023、鄂麥23和鄂麥18等品種在該區(qū)的適宜播期為10月20日至11月5日,特別是鄭麥9023,早播后極易造成年前拔節(jié),遭受凍害威脅,更應適期晚播。由于該區(qū)小麥播種階段常遇持久干旱,因此在適宜播種期前后,遇土壤墑情合適時,可搶墑播種,或提早干播等雨,確保一播全苗,但無論搶墑播種或提早干播等雨都不宜過早,正常年份小麥出苗期不宜早于10月20日;晚茬(如紅薯、棉花等)旱地小麥要及時騰茬,及時整地,隨整隨播,保證適墑出苗。

(5)改進播種方式,控制播量

目前,該區(qū)小麥無論旱地小麥或稻茬麥,播種方式主要是人工撒播,存在著播種不勻、播種深淺不一、小麥出苗不整齊的問題,應加大力度,改進播種方式。各地可根據(jù)近年示范結果,旱地小麥實行機條播,稻茬麥在推廣應用稻草覆蓋免耕技術的同時,試驗示范機械免耕條播技術和機械撒播技術。

該區(qū)小麥生產(chǎn)上無論旱地小麥或稻茬麥也存在著播量偏大的問題,在改進播種方式的同時,控制播量。在正常情況下,旱地小麥每畝播量8~10千克為宜,稻茬麥每畝播量10~12.5千克為宜,在此范圍內,根據(jù)整地質量、土壤墑情和播種時間確定合適的播量,避免盲目加大播量。

(6)加強土壤治理,改善排灌條件

鄂北麥區(qū)特別是鄂北崗地,大部分旱地麥田地面不平整,不僅不具備灌溉條件,蓄水保墑能力也不強,應加大土壤治理力度,改善排灌條件,增強土壤蓄水保墑的能力。該區(qū)還有相當比例的稻茬麥麥田溝廂質量差、沒有實現(xiàn)溝廂配套,應指導該區(qū)農民形成重視稻茬麥田溝廂的習慣,要組織人員在播前或冬季修固麥田周圍配套的溝渠,確保春季麥田排水通暢,降低地下水位,減輕稻茬麥田的漬害。

(7)加強田間管理,控旺促弱,培育壯苗

該區(qū)小麥由于播期偏早或偏晚,易形成早旺苗或晚弱苗,因此田間管理的重點是采用氮肥調控、化學調控和其他方法控旺促弱,培育壯苗。

對早播偏旺的小麥除采取中耕、鎮(zhèn)壓等方法控制旺長外,還可進行化學調控。在5葉1心期至拔節(jié)前每畝噴施30~45千克0.1%~0.2%多效唑溶液1~2次。

對晚播弱苗,重點是早施苗肥,在三葉一心期前,每畝追施尿素5千克左右,以培育壯苗。在倒三葉露尖前后,根據(jù)麥苗長勢,追施5~7千克尿素,提高分蘗成穗率,增加有效穗;減少小花退化,增加穗粒數(shù);延長上部葉片功能期,提高千粒重。

(8)防治病蟲草害

①赤霉病、條銹病、紋枯病和白粉病。條銹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和紋枯病是湖北省北部麥區(qū)小麥四大主要病害,特別是條銹病,一旦發(fā)生大流行,對該區(qū)小麥生產(chǎn)將造成巨大損失,因此要在健全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(tǒng)的基礎上,重點監(jiān)測預報小麥條銹病的流行動態(tài),及早預防。隨著小麥生產(chǎn)水平的提高,特別是氮肥用量的增加,該區(qū)小麥紋枯病和白粉病發(fā)生也日趨嚴重,需引起注意。條銹病和白粉病的防治可每畝用15%粉銹靈30~35克對水60千克手動噴霧或對水20千克機動噴霧。紋枯病在2月下旬至3月初每畝用20%紋霉凈150~200克或5%井岡霉素400~500克對水60千克手動噴霧或對水20千克機動噴霧。該區(qū)有些年份赤霉病也會流行發(fā)生,赤霉病的防治可在小麥抽穗揚花期每畝用75%多菌靈100克對水60千克手動噴霧或對水20千克機動噴霧,第一次用藥后,如遇連續(xù)高溫多雨天氣,需再次用藥。

②蚜蟲、麥圓蜘蛛和黏蟲。蟲害主要是蚜蟲、麥圓蜘蛛和黏蟲,可畝用40%氧化樂果50毫升或其他殺蟲劑對水50千克手動噴霧或對水20千克機動噴霧防治。

③雜草。雜草危害有以禾本科雜草為主、以闊葉類雜草為主或兩類雜草混生三種形式,防治上可選用不同類型的除草劑。在時機上應把握在雜草出齊后至3葉期前且土壤墑情較足時防治。一般稻茬麥田以禾本科雜草為主,可每畝用6.9%驃馬50毫升防治,旱地麥田以闊葉類雜草為主,可每畝畝用75%苯黃?。ň扌牵?克,兩類雜草混生的田塊,則可兼用上述兩種除草劑。

(9)擴大機收面積,及時收獲、脫粒,防止穗發(fā)芽

小麥機械收獲具有省工、節(jié)本、減少損失等優(yōu)點。近年來,湖北省小麥機收面積不斷擴大,應繼續(xù)小麥機械收獲具有省工、節(jié)本、減少損失等優(yōu)點。采取加強配套服務,加強政策扶持等措施,進一步擴大機收面積,及時收獲脫粒,防止穗發(fā)芽。